临沂一中2025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在调研基础 上,研究制定我校2025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作计划。
一、工程目标
依托网络平台,组织专家团队,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提供不少于24学时的网络课程学习资源,推动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索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实施的有效路径,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推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二、参训人员
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14个学科的专任教师。
三、课程学习
参训教师通过“山东省教师教育网”个人空间(PC 端)或手机 APP“老师圈”开展课程学习,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完成学习任务可获得 24-28 学时。(该学时将在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如实登记,不再统一登记 60学时。)
1.必修课程包括学科必修和通识必修。学科必修课程4学时,内容为中小学大单元优课案例与点评、幼儿园主题课程优课案例与点评。通识必修课程2学时,内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解读和师德师风建设。参训教师完成必修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可获得相应学时。
2.选修课程包括学科选修和通识选修。学科选修课程包括优秀课例点评与指导、统编教材培训等。通识选修课程包括班级管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理论与实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发展与生涯规划指导、信息技术应用、安全教育、教育评价、学校创新发展、新课程实施与评价等15个专题。教师自主选学不超过19学时。
四、学习安排
教师报名完成后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课程学习任务。
五、组织管理
学校教务处作为引领部门,积极组织并协调各级部与各学科组,充分利用校内骨干教师的卓越能力,通过实施一系列教研活动,包括“一师一优课”、示范课程以及“同课异构”(即校区间的展示与交流)等多元化研讨模式,成功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研修与交流环境,切实提升了研修实效。
六、考核评价
参训教师要按时参加课程学习和研讨交流活动,达到合格标准,完成研修任务后,由学校在省继续教育平台登记此部分学时。
对于不按规定时间完成且多次被校内通报的老师取消第二年的报名资格。对优秀工作坊主持人和学员,学校将给予表彰鼓励,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推荐。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
2025年5月20